时间:2018-01-31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0 引言
大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的果实,也称为红枣。其所含的营养物质比常见的水果丰富,特别是矿质元素、糖类、氨基酸和维生素,因此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1 ]。红枣成熟后能够作为零食直接食用,也可以晾干后加在菜肴和主食中食用,加工的方式也较多,如制作蜜饯和果脯等。相比其丰富的营养和食用方式, 大枣的价格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大枣是我国的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超过 95%[2]。作为大枣的发源地和唯一出口国,我国近 10 年来的大枣生产规模增长迅速,年产量已经突破 800 万 t,其中新疆为产量最高的省份。
为了便于运输和储藏,大枣产业以干枣的销售和加工为主。由于受到深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制约, 我国的大枣产业仍然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影响了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种植及加工企业的效益。因此, 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操作环节的改进,对于推动我国大枣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分级是对水果和蔬菜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营养物质含量、表面缺陷等性状进行检测和识别,然后根据行业标准划分等级的操作过程。分级是果蔬进入市场销售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各个等级的果实统一定价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我国的大枣产量和出口量巨大,加强大枣分级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大枣产业的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枣的分级以人工方法为主,即通过目测观察,或利用选果板等工具,主观判定大枣的等级。人工方法的操作简单易行,对大枣的评价全面,能够涵盖多种表面性状[3];但随着劳动力的转移, 人工分级方法的成本升高,并且劳动强度大,效率降
低。同时,视觉疲劳和主观因素会影响操作人员分级的准确性,从而导致获得的同级别大枣品质不一致。 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们开发出了
多种针对大枣的自动分级系统和方法,包括自动机械、光电系统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大枣的质量测量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各种自动机械都是依据大枣的外形尺寸对其进行分级。自动机械在设计上根据分级标准规定的大小阈值,制作相应的间隙或空隙。大枣在机械中依靠离心力或自身的重力通过相
应大小的间隙或空隙,从而得到分离。当前的大枣自动分级机械有多种,分级的部件形式包括带式、滚筒式和滚杠式等[4]。自动分级机械的速度快,效率高, 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已经用于实际生产;但是自动机械只能针对果实的外部尺寸,导致分级指标单一,且分级过程中的碰撞磨损会降低品质,限制了自动机械的更广泛应用。光电式分级是采用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大枣在移动时对光线的遮挡时间来计算其长度, 从而判定级别并控制执行装置实现分级[5]。光电式的分级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分级过程中没有接触引起的磨损,但是与机械式一样存在检测指标单一和稳定性欠缺的问题,因而还未应用于实际生产。 计算机视觉是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视觉通过专用设备采集图像,然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用计算机处理,可对各种目标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计算机视觉的用途非常广泛,在农业中用于机械导航、杂草识别及各种瓜果蔬菜的检测分级等[6-1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分级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且检测精度高,能实现无损操作。人们对计算机视觉在大枣分级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设计了各种自动分级设备,并建立了针对不同性状的检测方法和算法,但目前其分级的实时性和质量需要提高[11-13]。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大枣的品质检测分级系统,以其大小和质量为依据进行分级,旨在为我国大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系统的设计原理及组成
1.1 原理
品质检测分级系统是大枣放置在传送带上随其移动,经过拍照箱时由相机拍摄图像,然后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机;传送带轴承上安装的霍尔元件实时检测其运动速度,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拍摄频率,并向相机发出指令,控制开启拍摄的时机;拍摄的大枣图像由计算机中安装的视觉软件处理分析, 提取大小和尺寸特征,计算质量并作为依据对每个大枣进行分级。计算机根据分析结果向分级执行装置发出指令,控制各个大枣进入相应的通道中实现分级。系统工作的原理如图 1 所示。
1.2 系统组成
检测分级系统主要由传送带、计算机视觉模块和分级执行装置组成。工作时,大枣被放置在传送带上移动,传送带宽度 0.3m;传送带前端的轴承上安装 1个 HEX-302 型霍尔元件,用于测定传送带的实时速度,并传送给计算机。分级执行装置安装在传送带的末端,包括 4 个分级通道;分级装置接收计算机的指令,控制气泵的开启,利用气吹结合挡板的方式将大枣送入相应的通道内实现分级。 计算机视觉模块包括拍照箱和核心计算机。拍照箱为 0.4m×0.3m×0.5m 的长方体,两侧开孔便于传送带运行。拍照箱内部为黑色,安装 1 盏 15W 的环形白炽灯作为光源,以及 1 台尼康 D760 型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由核心计算机控制开启拍摄,拍照范围 0.4m×0. 3m。拍摄形成的图像为 JEPG 格式,经过 FQ -
WLQ 型转换器转换为数码信号后发送给核心计算机分析处理。核心计算机为惠普 286 型,安装 Win-dows10 操作系统、Intel i3 处理器和 4G 内存,运行速度快,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实时检测分级的要求。计算机视觉软件为 MatLab7.0 工具箱,用于图像的处理
分析。
2 图像分析
拍摄的大枣图像为大小 640×480 的 JEPG 彩色图像,背景为黑色传送带,干制大枣为深红色。拍摄时大枣处于运动的状态,影响了图像的质量,不利于后续的分析处理。因此,采用 3×3 的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消除噪音,得到了质量增强的图像,如图2 所示。
原始图像的背景简单,且识别目标与背景的颜色差异明显,直接用 RGB 色彩空间进行处理。识别的目标为深红色,因此 RGB 空间中的 B 分量具有显著的峰值特征,可以得到更好的目标分割和特征识别效果。这里基于 B 分量,采用阈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如图 3 所示。经过灰度化后的图像,再通过 HIS 加权进行二值化处理,消除小块阴影面积和各种噪音点;然后根据 B分量的峰值特征设定灰度阈值,进行图像分割最后选择 Sobel 算子提取识别目标的边缘,从而获得大枣的轮廓,如图 4 所示。大枣的尺寸和质量都是重要的品质特征。尺寸是质量的外观表现,长宽不同的大枣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因此,利用计算机视觉检测大枣的尺寸,然后依据尺寸与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计算质量,并作为依据划分等级。随机选取 50 个干枣进行编号,用天平测量质量,然后用该系统检测它们的尺寸。选择的特征参数为大枣轮廓最小外截矩形的长和宽,能够别反映大枣外形的纵轴和横轴。用这 50 个干枣作为建模集,建立尺寸与质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以 3 个质量3.5、 4.0、4.5g 为阈值,将大枣划分为 4 级、3 级、2 级和 1级,如图 5 所示。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设计
通过试验对系统的实时性和精确度进行了验证, 采用的大枣品种为新疆干枣。用天平称量单个大枣的质量并分级,选取每个等级的大枣各 50 个编号。 各等级的大枣混合在一起用系统进行检测分级,传输带运行速度为 0.5m / s,相机拍摄间隔 0.8s。计算质量。
3.2 试验结果和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知:系统对 1 级大枣的识别准确率为 96%,有 2 粒被误判为 2 级;对 2级的识别准确率为 94%,分别有 2 粒和 1 粒被误判为1 级和 3 级;对 3 级的识别准确率为 92%,分别有 1 粒和 3 粒被误判为 2 级和 4 级;对 4 级的识别准确率为94%,分别有 1 粒和 2 粒被误判为 2 级和 3 级。从整体来看,系统对大枣的检测分级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达到 94%。处理单张图片平均耗时 0.5s,能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