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30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升,大量一流科研成果涌现。与此不匹配的是,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发展缓慢,国际竞争力较弱,致使中国科学家的顶尖科研成果只能“另寻他路”,投向国外期刊。科技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的弱势,无形中制约着我国科研生态的良性发展,值得引起重视。
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升,大量一流科研成果涌现。与此不匹配的是,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发展缓慢,国际竞争力较弱,致使中国科学家的顶尖科研成果只能“另寻他路”,投向国外期刊。科技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的弱势,无形中制约着我国科研生态的良性发展,值得引起重视。
本土期刊的尴尬处境
中国科技论文年发表总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见诸《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三刊简称CNS)为代表的高水平期刊的论文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据统计,截止到5月25日,2018年以来以中国科学家为第一作者发表在CNS主刊上的研究成果已近30篇。从作者单位来看,除了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和中科院系统各研究所之外,民办高校的身影也在CNS论文上出现。
学术水平的提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频共振”,但与我国科研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不同,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多年来发展缓慢,“散、乱、杂”局面难改。《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曾经响当当的名字,如今也难以充分吸引优秀科学家的注意力。
根据《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公布的数据,我国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已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80种增长至2016年的5014种,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限。其中只有192种被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占比不到4%,而这192种期刊在2017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为1812,不及SCI收录的8996种期刊平均值的1/3。
2000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科研人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从1.34万篇上升到26.5万篇。《中国科学基金》期刊负责人任胜利就此解释说,如今中国科研人员发表论文默认首选基本均为国外期刊,这使得国内期刊长期缺乏优秀稿源,进一步影响到刊物质量和声誉。
什么限制了本土期刊的竞争力?
为什么呼吁多年的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多位受访对象对半月谈记者表示,症结还在于科研评价体系这根“指挥棒”。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影响因子对于科研人员选择论文发表的期刊影响甚巨。
任胜利表示,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SCI,以在被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评价人才。当时,中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国外期刊相比近乎微不足道,努力把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的风气自此在中国科研界扎根。
“期刊影响因子低,刊载论文折算的考核分数就少,一来二去,就没有人愿意拿着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往国内这些刊物投了,它们的地位也就被边缘化了。”任胜利的回忆中充满感慨。
中山大学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介绍,30年前,科研人员如果有成果能够发表在国内顶尖学术期刊上,兴奋度丝毫不低于今日获得CNS的青睐。后来,受90年代初学术界市场化风气的影响,国内一些期刊办刊思路慢慢出现偏差,把关不严,“人情稿”“关系稿”登上版面的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内期刊整体的名声。
此外,语言也是本土期刊发展的主要障碍。《科技导报》副社长史永超表示,现今国际科学交流的通用语言无疑是英语,而我国大量科技学术期刊以中文为主,英文期刊只有300多种,无法满足国内学者借发表文章进行国际交流的需求。此外,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普遍缺乏国际知名度,也无法吸引国外高水平同行的稿件。
“中国好期刊”该怎么办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唯影响因子的学术评价标准,出台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向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期刊投稿。
任胜利认为,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外部限制是优质稿源缺乏,内生原因则是竞争意识薄弱。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期刊定位的重复度高,既浪费了资源,也削弱了自身竞争力。他建议引入开放运作机制,办“大刊”,办“好刊”,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同时通过完善竞争机制来实现优胜劣汰。
此外,我国期刊还应打造公开、透明的发表体系,回归质量导向。刘奕志建议,中国人办科技学术期刊一定要与国际编审标准接轨,理应借鉴国际同行的审稿制度,建立更为公开、公正、透明的论文发表体系。此外,期刊质量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稿件质量,“注重质量、强调原创,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价值和追求。”刘奕志说。(半月谈记者 马晓澄 孙少龙)